春暖花开,在广西贺州市平桂区羊头ζ镇龙山村,村民们忙着把刚采摘的新鲜蔬菜装车运往北方。通过引入公司建设高品质蔬菜基地,这个脱贫村♂正焕发全新生机。
乡村振兴新征程上,广西一手抓巩固ζ 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一手抓创新升级,从选优配强干部人才、推动产业转型升级、培育文明风』尚等多方面入手,续绘八桂乡村美丽新画卷。
人才赋能乡村振兴
“这个季节需要增加一些玉米粉,天Ψ 气转热后注意牛栏的通风。”在那坡县城厢镇达腊村〓,广西大◤学农学博士、驻村︽第一书记张正淳正在指导群众管护肉牛。
面对达腊村农业生产科技含量不高、技术能人不多的情况,张正淳依托广西大学的科教优势↓,把培训课堂设在果园「、蚕房、牛棚等生产一线,两年来先后组织专家培训农民近700人次,其中不少人成为当地产业发展的“技术能人”。
那坡县一名村民在观察桑蚕的生长①情况。新华社记者黄▆浩铭 摄
全面推进乡村振兴,人才振兴是关键。驻村第一书记在脱贫攻坚阶段发挥了重要作ζ用。为选好“接棒者”,广西各地结╲合乡村振兴新要求,根据脱贫村的产业结构、群众需求、发展方向等进行人岗相适的匹配分析,继续向近6000个重点帮扶村和社区派出1.7万余〓名驻村干部,其中不乏博↑士学历的专业人才。
与此同时,广西进№一步配强基层“领头雁”,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。在广西2021年村两委换届新当选的党组织书记中,高中以上学历的达83.5%,“一肩挑”比例达99.6%,累计开展乡村振兴干部培卐训1216个班次,培训各类乡村振兴干部17.62万人次,不断增强基层干部的带富能力。
推进特色优势产业提质升级
惊蛰过后,在天峨县六排镇令当村,村民眼中的致富能人彭鸣智开※始了新一批百香果种植∑ 。彭鸣智种植了20亩百香果,2021年为他带来纯收入10万余元。
“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带领我们将村里零散土地和劳动力资源聚合⊙起来种植百卐香果,并请来专家为我们指导。”彭鸣智说,由于管护到位,这些百香果品相和品质好,上市前就有老①板到村里订购。
广西壮族自治ㄨ区科技厅、农科院的技术人员在天峨县六排镇令当村指导百香果种植。新华社记者黄浩铭 摄
令当♀村曾是产业“空壳村”,近年来⊙在后援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科技厅的定点帮扶下,培育发展高山果蔬等特色优势产业,探索※由科技扶贫向科技振兴乡村有机转变。
广西把产业作为推动乡村振∞兴的重要抓手,在巩固脱贫产业基础上不断推进特色优势产业提质升级。
3月初,一辆满载25吨沃柑的冷链物流车从南宁市武鸣区鸣鸣果园驶出,经由青岛港出海销往北美市场。作为全国沃柑重要【产地,武鸣区制定奖励【政策,引导沃柑水果企业朝着标准化、精细化、信息化与品牌化方向发展,同时大力组织开展产销对接活动,2021年至2022年武鸣沃柑销售○季沃柑出口量超万吨。
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提供的数据显示,2021年,广西累计发展1577家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、11.2万个家庭农场、6.17万个农民■专业合作社,打造110个农产品〖加工集聚区,新增2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、2个优势特色产业集群。
生态环境与文明风尚并进
在ω瑶族支系“土瑶”聚居地——贺¤州市平桂区鹅塘镇槽碓村,褐瓦白墙的“土瑶”民居沿溪而建,一栋栋木屋民宿掩藏在密林中。
“槽碓村的生态、民□ 俗风情优势突出,适☆合发展乡村特色旅游,我们推动村里的特色民宿开展公司化运作,把特色资源转化为群众收入。”驻村第一书记覃远强说,发展旅游①后,私搭乱建的现象消失了,取而代之的是统一的楼房外立面和整洁的街道,村民们还自发组织维护公共区域卫生,成立民俗风情歌舞队,精神面貌焕然一新。
图为贺州市平桂区鹅塘镇槽碓村的“土瑶”民居。新华社记者黄浩铭 摄
走进横州市『横州镇上淇村笔木脚屯,干净宽※阔的道路、整齐划一的路灯、绿树红花掩映下的房屋让人心旷神怡。小广场一角有一个垃圾分类回收站,村民们对垃圾进行分类后放入垃↑圾箱,每天有专人把垃圾运往处理厂。“村民的环█保意识正不断增强。”上淇村党委书记杨其烈说。
广西健全“村收镇运县处理”、边远乡镇“村收镇运片区处理”、边远乡村“村屯就近就地处▼理”的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々系,95%以上行政村的生活垃圾得到有效处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