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国家工信部通报2022年第一批侵害用户权益的App,120款App因强制、频繁、过度索取或违∏规使用个人信息被责令整改。根据通报,相关问题App需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整改工作,逾期不整改的,工Ψ 信部将依法依规组织开展相关处置工作。
信息时代个◤人信息无处不在。身份证号码、手机号码、银行卡号、支付宝账号、微信钱包、花呗……你想到的或者想不到的很多东西↓,实际上都包含着各种各样的个人信息。对于多数人而言,个人信息多数情〓况下似乎“无足轻重”,可一旦发生个人信息泄漏①,出现电话骚扰、银行卡被盗刷甚至是“被结婚”等问题时,方知个人信息【的重要性。而这些问题的出现,显然与我们日常所使用的各类App联系紧密。
从现◇实情况看,个别App在下载安装↑过程中即要求用户输入身份证号码、绑定手机号或者进行刷脸验证,未完成这〖些程序就无法正常安装使用。应用开发者在获取用户的个人信息后,为追逐更大利益,违法倒卖个人信∩息,或者违规将个人信息另作他∑ 用,严重侵害了用户权益。
笔者以为,要从多个方面入手,切实加强个人信息保⊙护。首先,公民个人应克服跟风心理,坚持“非必要不安装”的原则,尽量不安装①用不着的App。其次,软件开发者要提高法治意识,提升软件研发ㄨ的科学性,合理、合法获取和使用用户的个人信息。再者,工信等相关部门要加大日常监管力度,准确监测♀和识别违规的应用开发者,及时调查处理用户的举报线索,发现※问题限期整改,整改不到位的应依法依规从重处罚。最后,要精ぷ心挑选刑事、民事涉个人信息保护的典型案例,强化宣传引导,加强普法释【法,形成警示教育效果。